人物简介
北京人。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。
管虎作为新生代导演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锐精神,1992年,他自筹资金拍摄了《头发乱了》,在这部低廉成本的处女作中,体现着他关心生活,关心着人,影片对身边的人和事采取写实态度,一反第五代符号化过重,过分刻意强调画面造型而带来的死板僵硬的毛病,将北京的胡同从画面布局、光线控制到场景的切换都注入一种充满活力的流动真实感,影片还选用非职业演员出演摇滚歌手及其他人物。这是一部年轻导演表现自我的片子,其中也不乏有些燥动不安。
《头发乱了》荣获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艺术创新奖;日本东京电影节票房第一名,参展法国蒙比力埃亚洲电影节,获荣誉市民奖,参展维也纳32界国际电影节。三年后,管虎再次执导了《不是冤家不碰头》,再次讲述了同龄人的故事。
管虎有自己的风格,但不应拘泥于一种风格,应随着对现实生活的感觉不断调整,变化影片的风格和样式,他现在追求生动,写实的创作风格。2001年,《再见,我们的1948》获得华表奖最佳导演新人奖;2001年,《上车,走吧》获得宁波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;2002年,《西施眼》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的五部候选影片之一,并且获得了亚洲电影评审团奖(NETPAC奖),成为在本届夏威夷电影节上惟一一部获奖的中国影片;2003年,《西施眼》荣获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;2003年,《西施眼》参展第十一界金鸡百花电影节。